廣西銘雅機電設備有限公司
以質量求生存、以安全為保障、
以管理求效益、以信譽求發展
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多聯機俗稱“一拖多”,指的是一臺室外機通過配管連接兩臺或兩臺以上室內機,室外側采用風冷換熱形式、室內側采用直接蒸發換熱形式。多聯機系統的中央空調解決了傳統中央空調的一開俱開的局面,可以更智能化的控制室內機開啟,在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大大的節約了能耗。
壓縮機:作為制冷系統的“心臟”,壓縮機負責吸入低溫低壓的氣態制冷劑,并將其轉化為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輸出,為整個制冷系統提供動力。
壓縮機加熱帶:在首次通電或冬季長時間停機后,壓縮機加熱帶會發揮作用,提升壓縮機內部溫度,將可能存在的液態制冷劑轉化為氣態,有效防止液擊現象對壓縮機造成損傷。
壓縮機排氣感溫包:該組件主要用于檢測壓縮機排氣溫度,一旦檢測到排氣溫度超過預設限值,將及時啟動相應保護措施,保障壓縮機不受高溫損害。
高壓開關:當壓縮機排氣壓力超過高壓開關設定的動作值時,高壓開關會迅速發出信號,切斷整機運行,以實現對壓縮機的有效保護。
油分離器:在制冷壓縮機排出的高壓蒸汽中分離出潤滑油,避免冷凍油大量混入制冷系統,同時預防壓縮機因缺油而導致的問題。此外,油分離器還能優化冷凝器和蒸發器的傳熱效果。
均油器:均油器旨在維持空調系統各部分油位的平衡,避免因局部缺油而引發問題。
單向閥:在制冷系統中起到防止冷媒逆向流動的作用,確保高壓氣體不會反向進入壓縮機,并有助于快速平衡壓縮機的吸排氣壓力。
高壓傳感器:實時監測制冷系統的高壓狀況,若高壓值超過預設值,則會反饋信號以保護壓縮機及其他系統部件。
四通閥:由先導閥、主閥和電磁線圈組成,通過電磁線圈電流的通斷控制閥塞動作,改變制冷劑流向,從而實現制冷或制熱模式的切換。
冷凝器:冷凝器用于冷卻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汽,使其在此處冷凝并與外界空氣進行強制對流換熱。
風機:風機的主要功能是增強對流換熱效果,無論是制冷還是制熱,都能提高換熱效率,制冷時吸收熱量、制熱時釋放熱量。
化霜感溫包:用于控制化霜過程中的復位溫度,當達到感溫包設定的溫度時,停止除霜作業,確保化霜環節的有效控制。
電子膨脹閥:相較于毛細管熱力膨脹閥,電子膨脹閥的優勢在于能夠通過控制器精確控制開度,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閥口大小,從而實現流量的精準調節,雖然成本較高,但流量調節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單向閥:再次強調,此組件同樣用于制冷系統中防止冷媒反向流動。
過冷器電子膨脹閥:在制冷運行時控制液管內冷媒的過冷程度,減少管路能力損失,進而提升制冷系統的整體制冷量。
過冷器液出感溫包:用于檢測液管溫度,并將數據傳送至控制板,以此調節電子膨脹閥的開度。
氣分進管感溫包:監測氣液分離器進管溫度,以防止壓縮機發生回液現象。
過冷器出感溫包:檢測過冷器氣側溫度,以此信息調節膨脹閥的工作狀態。
氣分出管感溫包:通過對氣液分離器內部狀態的檢測,進一步調控壓縮機吸氣狀態。
環境感溫包:用于感知室外機運行環境的溫度情況。
低壓傳感器:監測制冷系統的低壓壓力,當檢測到低壓過低時,會反饋信號以防止因低壓運行導致壓縮機故障。
氣液分離器:在系統中儲存部分制冷劑,防止壓縮機液擊及制冷劑濃度過高稀釋壓縮機油。
卸荷閥:自動控制卸荷或加載過程,避免管路形成死區,防止壓力過高。
回油電磁閥:當壓縮機油量不足時,電磁閥會開啟以便回油,待油位恢復正常后關閉,確保潤滑系統的連續供給。
壓力平衡閥:用于平衡制冷系統吸排氣壓力,確保壓縮機能夠在適宜的壓力狀態下順利啟動。
回油感溫包:檢測回油溫度,防止回油管路出現堵塞或泄露等問題。
毛細管:起節流降壓作用,將來自冷凝器的高壓氟利昂制冷劑降壓成為低壓氟利昂制冷劑,然后進入蒸發器汽化吸熱。
過冷器:用以控制液管內制冷劑的過冷度。
干燥過濾器:負責吸收系統中的水分,保持系統干燥。
過濾器:主要起到過濾雜質和吸收系統水分的作用。
液管截止閥:用于截斷制冷劑流通,連接室內機。
低壓測量閥:在制冷系統運行期間用于檢測低壓值,也可用于充注冷媒時的操作。
氣管截止閥:同樣是截止制冷劑流通的閥門,連接室內機。
油檢測閥:在維修過程中用于檢查和判斷壓縮機冷凍油的質量。